今天是:
主页 >> 非洲掠影 >>
非洲翻译官手记
来源:中非合作网     类型:原创

 

      你印象中的非洲翻译官是什么样的呢?像电视新闻里不同国籍的人戴着耳机开国际会议的场面,还是随从领导进出星级国际大酒店,威风凛凛的样子。如果这样想,那你就错了,真正的非洲翻译官不是这样的,现在我就从几个方面为大家讲讲在非洲的翻译。

 

(图片来源:百度)


      首先,学习行业专业术语是第一道在非洲不管从事何种行业的翻译需要克服的难关,那么,如何克服这道关卡呢?往往必须要牢记工程师在每个场合以及重要例会中的中文术语表达,他们的表达是翻译最好的教材。此外,在口译项目会议、笔译甲乙双方往来信函、会议纪要、技术说明等文件时,一定不要偷懒,要耐心的弄懂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才能言简意赅的准确地把整件事情翻译出来。否则,在不弄清楚所谈论的事情之前,只是单纯的把中文或外文意思转述给对方,会出现表达模糊不清或者造成双方误解的情况。


      作为一名在非洲工作的翻译一定不要怕吃苦,要争取多去现场进行学习、交流、积累,虽然有时现场确实艰苦,尤其是在天气炎热的夏季或者有沙尘暴的天气,要跟在当地监理公司、工程师身后学习记录,但是,这样的方法确实是行之有效的。翻译一定要利用好技术专业词典,然而,也切记不要生搬硬套,以下是几个我在工作中遇到的案例:

 

 

施工现场

 


      案例1:我以前就在工作中遇到过raidisseur在词典中是加劲板的意思,可工程师确在房建结构图中指出,其意思是“构造柱”的意思,可见,当时要翻译成了加劲板,那得造成多大的误解啊!


      案例2:ferraillage du chapeau有一回我直接译成了帽子钢筋,但是如果当时拿着图纸上法语所对应的结构构件问问工程师,就不会闹笑话了,应该是二排筋的意思,当时真的是啼笑皆非!


      案例3:sollicitation在学习法语的时候,我们只知道它有请求的意思,但是在翻译地勘报告中,它被解释为“地基承载力”,所以一定要根据语境来判断所遇到的陌生词汇。对于这些专业词汇,一定要分门别类的归纳到一个本子上。


      翻译一定要经常翻看项目合同,只有用心吃透了每个条款、每个技术说明,才能将工作把握的游刃有余。


      翻译要仔细对每次给当地部门的发函进行组织、推敲。尤其是在发给业主或监理方等的催促函、索赔函等信函时,一定要把文件中我方的坚定立场与决心处理好事情的态度用语言准确的表达翻译出来。        


      另外,在一些非洲国家至今仍然存在着政局多变、社会动荡等不安因素,所以作为一名翻译还要经常浏览当地官方网站或阅读当地报纸时刻关注时政新闻。


      需要注意的是,在非洲地区工作,便于与当地人进行交流一定要对当地的宗教风俗和饮食习惯有所了解。


      作为一个优秀的翻译要站在项目经理和总工的角度去看问题、解决问题。翻译要对项目每个部门的运营有所了解并且经常进行对接,这样才能把翻译工作做的更加完善,翻译绝不仅仅是单纯的把文字翻译做好这么简单。


      作为一名出色的项目翻译,在工作中一定要有预见性、有立场并且能够据理力争。


      在非洲做翻译,可不只是笔译文件、现场口译这些工作。必要时还要充当会计、人力资源、医生的角色。比如,计算工人工资;办理中方人员签证、居住证、劳动证;有时需要自己开车外出采购项目物资、带领工人到医院看病;还要学会怎么给被钢筋扎破手指的工人绑扎伤口等工作。

 

 

与当地业主人员的合影

 

      可见,在非洲从事语言翻译工作会接触到各个方面的人和物,处理各种发生的事情。翻译是沟通的桥梁,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想要做好翻译,就要不怕吃苦、下功夫,才能有所成长、有所历练,在非洲闯荡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客户服务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指导单位: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组委会 主办单位:中流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非合作网    未经许可 不得复制    京ICP备 190543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