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主页 >> 非洲掠影 >>
湖南人在莱索托:援非困难有多大?跟你讲个“一桶水的故事”,感受一下
来源:潇湘晨报     类型:转载


水电八局承建的莱索托麦特隆大坝项目成功储水。

援建非洲所遇到的困难,可能不少读者心中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具体到何种程度,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简称水电八局)的“一桶水的故事”,或许能给大家一个清晰的概念。

怎么多弄点水,员工动了心思

2011年9月,水电八局莱索托麦特隆项目班子组建。10月2日,首批人员进入麦特隆工地。莱索托王国是一个内陆国家,领土四周都与南非接壤,是一个被南非包围的国中国。相对于南非,莱索托相当贫穷与落后。水电八局国际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时任莱索托麦特隆项目经理刘细军回忆,马塞卢作为莱索托的首都,其繁华程度只相当于中国一般县镇。而位于马塞卢西南方向35左右公里的麦特隆工地,更是一个无水、无电、无房、无网络的“四无”地带。

刘细军回忆,刚开始,中方员工洗澡、洗衣每人每天限一桶水。在工地上劳作了一天的员工,小小的一桶水根本不够用。刘细军介绍,一些不够用的员工就偷偷地拿其他员工的水用,这导致了另外一些员工的水变少,甚至没水用。过了一段时间后,有员工想出了新办法:把水桶换成了大号,并写上名字,这样一桶水就相当于原来的一桶半水。没过几天,其他人都如法炮制。于是,卫生间里摆满了清一色的大号桶子,且全都写上了名字。

“一桶水的故事”演绎了3个多月。项目部请来专业打井队开进麦特隆,一边在营地内选址打井,一边建了两个水塔,把村里的井水用水管引进了水塔,这样才基本解决大家生活用水问题。

寻找微弱信号与家人联系

不仅用水难,这里还没有电。

经多次艰难协商,当地供电局同意供电,但条件是必须自己树杆架线、铺设地下电缆、自己修建变电站。“靠着项目部员工1个多月的艰苦奋战,终于解决了生活用电与施工用电问题。”刘细军说。

水电解决了,下一步是网络问题。从进莱索托伊始,项目部就一直在联系协调解决网络问题。在当地电信部门半年多的努力下,麦特隆工地的上空终于有了微弱的网络信号。刘细军回忆,当时大家为了这一点信号,下班后,顾不上吃饭、洗漱,各自端着笔记本电脑,朝着网络发射点的方向寻找信号,争相与家人联系。

2014年5月26日,第一次试供水成功。一湖麦特隆清水源源不断流进莱索托王国的千家万户。

自2007年进入非洲市场以来,水电八局在加纳、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尼日利亚、莱索托、阿尔及利亚承建了近20个项目,合同金额超过了300亿元人民币。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客户服务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指导单位: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组委会 主办单位:中流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非合作网    未经许可 不得复制    京ICP备 190543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