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主页 >> 国际资讯 >> 每日新闻 >>
外媒:非洲对中国“十五五”蓝图充满期待
来源:环球网     类型:转载


尼日利亚《真实新闻》杂志11月2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十五五”蓝图和中非合作的未来美国《新闻周刊》1985年曾报道称,中国最大的商业城市上海的高楼大厦数量屈指可数。20年后的2005年,笔者随媒体团首次访问北京和上海时,发现摩天大楼已遍布中国各地。中国就像一个巨大的建筑工地,经济繁荣景象随处可见。如今,尽管人口众多,中国的发展却呈现指数级增长。


中国的巨大发展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周密、持续且连贯的规划。中国始终坚持规划,且规划全面。就在最近,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涵盖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进程、农业振兴合作及科技创新领域的五年规划建议,无疑为非洲提供了独特机遇。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专业经验,可助力弥合非洲基础设施缺口,推动经济增长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并促进经济多元化。


总之,中国的“十五五”蓝图为中非在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进程、农业合作及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机遇。中国在这些领域展现出雄厚实力。(作者滕德·拉赫曼)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11月2日文章,原题:从中国共产党的最新全体会议看该国的经济未来随着中国的“十四五”进入收官阶段,该国在培育韧性经济、推动科技制造、深化经济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及创新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中国的五年规划确立了国家发展的总体框架。中国的战略规划有力支撑了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各领域取得长足进步。


“十四五”期间,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成就堪称全球科技自主的典范。中国不仅持续增加研发投入,更成功地将知识转化为可持续的生产力与经济动力。这种视野使中国在人工智能、绿色能源、智能制造和现代通信等前沿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中国的企业不仅成功打造了全球品牌,还建立了将科研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综合创新体系。


中国的五年规划始终是推动各领域发展的有效工具。作为研究中国的埃及专家,我认为在“十五五”时期,中国会继续优先发展科技创新、人工智能、社会福利、科学研究、数字经济及碳减排领域。中国的发展模式独具特色,以保障人民福祉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优先保障民生是推动中国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这种发展模式通过将人力资本转化为增长引擎,已成为鼓舞人心的典范。(作者纳迪亚·希勒米是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学副教授)


欧洲“现代外交”网站11月2日文章,原题:当代中国的蓝图——第十五个五年规划与2035年愿景展望未来,“十五五”时期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笔者对中国下一阶段发展有着许多期望。


中国将推动重点产业升级,增强化工、机械、造船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国承诺在未来5年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同时保持制造业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笔者认为中国政府将着力实施“十五五”规划,以加强社会安全网并刺激家庭消费——尤其是政府在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从而保障中国人民的福祉、未来与繁荣。(作者纳迪亚·希勒米,乔恒译)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客户服务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指导单位: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组委会 主办单位:中流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非合作网    未经许可 不得复制    京ICP备 190543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