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主页 >> 非洲国家 >> 东部非洲 >>
埃塞俄比亚
来源:中非合作网     类型:原创

 

 

埃塞俄比亚国旗

 


埃塞俄比亚位于非洲之角,地理位置紧邻红海、海湾地区和印度洋,是出入非洲的必经之地。全名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埃塞",古希腊语意指:"被太阳晒黑的地方"。埃塞俄比亚是内陆国。总面积110.36万平方公里。境内多高原,占全国面积的2/3;低地沙漠占全国面积1/4左右。全国平均海拔2,500-3,000米,有"非洲屋脊"之称。境内多湖泊、河流,水利资源丰富,又有"东北非水塔"之称。由于纬度跨度和海拔高度差距较大,虽地处热带,但是各地温度冷热不均。每年6-9月为大雨季,10-1月为旱季,2-5月为小雨季。由于不同季节和地区降雨不均。

 

 

埃塞俄比亚人

 


埃塞俄比亚有7740万人口(2008年),人口增长率为2.9%。全国约有80多个民族,主要有奥罗莫族(40%)、阿姆哈拉族(20%)、提格雷族(8%)、索马里族(6%)、锡达莫族(4%)等。居民中45%信奉埃塞正教,40-45%信奉伊斯兰教,少数人信奉新教、天主教和原始宗教。阿姆哈拉语为联邦工作语言,通用英语,主要民族语言有奥罗莫语、提格雷语等。


 

亚的斯亚贝巴市

 

 
首都亚的斯亚贝巴((Addis Ababa),人口约300万(2006年)。

 
重要节日:阿杜瓦大捷纪念日3月2日;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执政纪念日5月28日;埃历新年:9月11日。

 
1970年11月24日,埃塞俄比亚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埃塞俄比亚是咖啡的发源地,盛产世界上最好的咖啡。埃塞俄比亚位于北纬6度~9度,东经34度~40度,海拔1600米~1800米,大多数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绝佳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使得这里的咖啡富有一种葡萄酒的香味,并有浓郁的巧克力余味。喝咖啡对于埃塞俄比亚人来说就像做宗教礼拜一样隆重。

 
经济以农牧业为主,非洲农作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粮食主产苔麸,次有大麦、小麦、高粱和玉米。世界咖啡原产地,产量居非洲第二位。有豆类、努格(油菊)、油菜、棉花、芝麻和亚麻等,特产恰特和葛须。是非洲牲畜数量最多的国家。除牛、羊、马、驴、骡、骆驼外,还饲养高山珍兽灵猫。食品加工和纺织为主要工业部门,还有制革、制鞋、化工、木材加工、水泥、炼油、钢铁、农机具修配工厂。少量开采金、铂、锰和盐,还有石油、天然气、铜、石棉等矿藏。水力和地热资源丰富,尚少开发。农牧产品占出口总值95%以上,咖啡、皮张、蔬菜、油料、豆类为主要出口货物。进口以机器、车辆、化工产品、原油、纺织品为大宗。亚的斯亚贝巴通邻国吉布提港的铁路,是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

 
已探明的矿藏有黄金、铂、镍、铜、铁、煤、钽、硅、钾盐、磷酸盐、大理石、石灰石、石油和天然气。马来西亚、沙特、英国、苏丹、约旦等国公司在埃进行油气开发。水资源丰富,号称“东非水塔”。境内河流湖泊较多,青尼罗河发源于此,但利用率不足5%。因垦荒每年减少20万公顷森林,森林覆盖率为2.3%。

 
工业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零部件、原材料依靠进口,2003/04财年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4%。发电量20.48亿度,98%为水电。石油主要靠进口。制造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食品、饮料、纺织、皮革加工为主,集中于首都等二、三个城市。

 
目前,埃塞俄比亚人民和政府的唯一使命就是改善贫困状况,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并在未来10至15年内将埃塞俄比亚发展成为中低收入的国家。为此,埃塞俄比亚政府在大力保持前十年里去的的发展成就的基础上,制定了五年发展改革规划(GTP),并将在未来五年内予以落实。在这套多层级的改革规划中,多项国家议题被提上日程,并且制定了相应的战略,其中包括吸引外资。

 


分享到:
推荐文章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客户服务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指导单位: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组委会 主办单位:中流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非合作网    未经许可 不得复制    京ICP备 190543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