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主页 >> 专家论坛 >>
贺文萍:让更多非洲人讲出对华的好感
来源:环球时报     类型:

  

近日南非标准银行网站刊发了一篇题为“对当前中非关系一些主要批评的反驳”的文章,对近年来我们早已耳熟能详的抹黑中非关系的论调逐一进行了批判。事实上,包括我在内的中国学者这些年来一直在做类似的反驳,让人欣慰的是,现在勇于站出来为中非关系说客观公道话的外国学者和媒体越来越多。
  
2009年,美利坚大学教授德博拉·布劳蒂加姆出版了她20多年来跟踪并实地考察中非关系后撰写的著作《龙的礼物:中国在非洲的真实故事》。书中用大量实例讲述了中国帮助非洲脱贫与发展的事实,对那些抹黑中国的“时髦”观点逐一进行了分析和证伪。该书甫一问世,即在国内外中非关系学界引发了强烈的震撼。曾记得,在该书出版后不久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京办事处举办的一次读书推介会上,有在场的个别西方以及非洲籍人士评论说,“如果不是睁开眼睛看,我以为讲这番言论的是一个中国人,没想到是一位地道的美国教授。这种观点让人无法接受。”可见,还原中非关系的客观与真实,如果是由西方人或者是非洲舆论来做,其要付出的勇气和胆量要比我们中国人大得多。不过,也惟其如此,才更弥足珍贵。
  
近年来,因工作的关系,我常有机会到非洲各国走走看看。总的印象是,虽然在非洲的一些非政府组织和媒体中也存在对中非关系的负面评述和报道,但积极和建设性的看法仍是主流。许多非洲的有识之士都认为,虽然中国也到非洲来开采自然资源,但与西方半个多世纪以来免费攫取的做法不同,中国还向非洲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大量投资作为交换。中国在最近3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雄辩地说明,非洲不能再把欧美模式看成解决问题的药方。非洲必须牢牢抓住中国发展的尾巴,牢牢抓住中国参与非洲事务的最新机遇。即使是非洲普通民众,因其从中国的经贸活动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直接获益,也对中国人的到来持欢迎态度。记得两年前我在卢旺达调研时,偶遇一个在街头轮滑的非洲少年。他引用拿破仑的“中国睡狮论”比喻说,中国睡狮现在醒了,发出的怒吼引发的世界震动连他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都感受到了。
  
看来,要还原中非关系的客观与真实,不是学者和媒体可以包办的,更重要的还在于双方的人民,特别是让普通的非洲人民讲出他们的切身感受。(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所非洲研究室主任)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客户服务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指导单位: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组委会 主办单位:中流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非合作网    未经许可 不得复制    京ICP备 190543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