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维
来源:中非合作网
类型:原创
马拉维国旗
马拉维共和国(The Republic fo Malawi)位于非洲东南部,北与坦桑尼亚接壤,东、南与莫桑比克交界,西与赞比亚为邻。马拉维总面积为118484平方公里(2008年)。地形特征多样,全境分为大裂谷、中央高原、高地和孤立山脉四个自然地理区。属热带草原气候。
马拉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全国1307万人口中,马拉维族人占总人口的50%,隆韦族占19%,尧族占14%,恩戈尼族占9%,菲帕族和尼亚库族各占3%,另外还有不到2%的来自印巴、欧洲等地的其他种族。
马拉维的民族构成复杂而分散,西南部主要有契瓦人、尼扬加人、恩森加人、西孔达人。这几个部族相互渗透、混合,通称马拉维族,为马拉维第一大族,其中契瓦人数量最多,主要居住在中部和南部地区,与恩戈尼、尧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契瓦语。
首都利隆圭(Lilongwe),人口约为67万(2008年)。
西北部为图姆布卡人和通加人。通加人主要生活在马拉维湖西岸,以捕鱼为生。东部主要是尧族,起源于莫桑比克的东北部地区,于19世纪后半叶迁徙到马拉维。尧族实行母系氏族制和男嫁女家制。恩戈尼族居住在东南部地区,恩戈尼人实现父系氏族制,族长具有绝对权威。在马拉维北部,主要居住着恩贡德人。他们主要从事畜牧业,按父系溯源继承家业,但不存在氏族组织。隆韦族居住在马拉维南部。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其母系氏族的社会结构与尧族很相似。2008年,马拉维全国人口已达1310万。首都利隆圭超过商业城市布兰太尔成为马拉维人口最多的城市。
马为农业国,是联合国宣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矿藏有煤、铝矾土、石棉、石墨、磷灰石、铀、铁矿等。森林面积约73万公顷。工业主要是初级产品加工业,包括烟草、茶叶、蔗糖、酿酒、棉纺、菜油、建材和食品加工等。马拉维虽仍处于联合国所宣布的最不发达国家行列,但近年经济增长较快,缺粮人口大幅下降。2005年起实施“增长与发展战略”,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支持。由于政府增加农业收入,扩大实施农业补贴计划,马连续5年实现粮食自给有余,经济增长率也连续5年超过7%。
|
旅行社在线
推荐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