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主页 >> 中非合作 >> 投资 >>
多哥静候中国投资者
来源:商报网     类型:

 

 

 

2000年第一次中非合作论坛成功举行,拉开了中非全面经济合作的序幕,中非合作不断深化,合作范围不断拓宽。此外,在“走出去”的战略号召下,大量中国企业迈出了投资非洲的步伐,非洲成为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首选目的地之一。

 

截至2012年4月,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达153亿美元,而10年前,这个数字还不到5亿美元。10年间,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额增长了30倍,遍及50多个国家有着中国对非洲的投资项目,非洲已成为中国海外第四大投资目的地。

 

与此同时,非洲国家也纷纷表达了欢迎中国投资的意愿。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对外投资合作洽谈会上,来自非洲多国的政商界人士齐聚一堂,大力推介自身优越的投资环境,以吸引更多的中国企业前往投资。来自多哥加工免税区的高级顾问梅·切姆茜?阿恰葆女士就多哥的投资环境、中国企业的投资情况以及多哥相关重要贸易与行业投资机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推介。

 

位于西部非洲的多哥,拥有约600万人口,其中超过50%的人口为青年人。多哥是世贸组织创始国之一,市场开放程度较高。各种类型的企业或公司,一经登记和注册,即有资格从事进出口贸易。农业和矿业是多哥的支柱行业。农业为多哥提供自给自足的食物以及棉花、咖啡和可可等出口产品。矿藏开采以磷酸盐和石灰岩为主,近来重点开发的资源(例如石油、钻石、铂、锌)正在勘探中。

 

中国企业已投资多个领域

 

1972年9月19日中国与多哥建立外交关系,40多年来,两国政府在经济和贸易领域始终保持积极合作。2011年中国已成为多哥第一大贸易伙伴。四十多年来,中国企业也在多哥的农业、制药业、汽车业、制造业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投资与合作。

 

提起中国企业在多哥的投资,阿恰葆首先介绍了中国-多哥有限公司,该公司自1987年成立以来,承租了多哥阿尼耶糖业联合企业,从事甘蔗种植、蔗糖生产和销售。“多哥糖联成立已经近30年了,中国企业的投资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多哥的药品市场长期以来依赖西方国家的进口药品,其中法国药品的市场占有率曾经高达70%以上。我国的药品是随着援非医疗队逐渐进入多哥市场的,由于价格低廉,疗效较好,深受普通老百姓的欢迎。“同美制药有限公司是山西大同企业联合在多哥设立的医药生产企业。该公司生产的药不仅满足多哥本地的需求,而且销往贝宁、尼日尔、布基纳法索等其他非洲国家”阿恰葆介绍说。“上海重汽在多哥成立了卡车组装厂,进行农业用卡车以及其他重型车辆的销售、售后和配件供给等。”阿恰葆介绍说,“此外,在多哥的中国企业投资的领域还有木地板、驱蚊器以及房瓦生产。”

 

谈到两国在农业领域的合作,她重点提到了中国对多哥的农业技术援助。她说,中国帮助多哥在北方皮亚和萨拉卡瓦建成了两公顷的玉米和水稻良种试验田,在卡拉建设水稻和玉米选种基地,并给多哥援建了一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还有一些中国私人企业投资多哥农业领域,他们种植腰果、大米用于出口。”她介绍道。

 

多哥投资机遇多领域宽

 

据阿恰葆介绍,多哥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农业部门3.4百万公顷可耕土地中,55%有待开发;多哥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磷酸盐、石灰石开采量巨大,还有很多有待开发的矿产资源;多哥旅游业也逐渐发展,很多景点等待投资,一些宾馆饭店业开始私有化,存在很大的投资收购机会。

 

为了改善多哥的投资环境,多哥政府近几年大力改善本国基础设施。“如果是在五年前,多哥的基础设施状况是很差的。但是,多哥政府近几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2010-2011年间,多哥政府40%的财政预算都用于改善本国的基础设施。目前,多哥国内的公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已经非常好。”

 

谈及多哥国内的投资机遇,她首先介绍了多哥的采矿业,“多哥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磷酸盐和石灰石,其他矿产还有大理石、铁矿、锰等。磷酸盐是生产化肥的主要原料。目前投资多哥矿产业的主要是印度企业,主要开采的矿产有磷酸盐和石灰石。”阿恰葆说道,“中国企业可以投资多哥的矿产业,但是要先取得政府颁发的开采许可证。”

 

尽管目前已经有一些中国企业投资多哥农业,但是阿恰葆认为中国企业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可以更多一些。“在农业领域,我们需要更多的投资。在多哥,土地属于私人所有,投资者可以同土地所有者协商土地的租金或者以合伙的形式进行农业生产。在首都附近的土地租金可能相对会贵些,但是在广大的内陆地区,土地租金还是非常低廉的。”她说道。

 

此外,阿恰葆认为中国投资者还可以在家电产品领域、纺织品市场、食品等领域进行投资。据介绍,多哥的家电产品,大到冰箱电视,小到收音机电风扇,全靠进口。多哥市场上的中高档家电产品主要以韩国、日本、法国及意大利品牌为主,我国在中低档家电市场上,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产品主要由当地商人直接进口后销售。对于有意在多哥投资设厂的家电企业,多哥政府非常欢迎。

 

今年,已经是阿恰葆第三次到中国招商引资,在她看来,中国企业在非洲的投资是一种双赢的模式。“这些企业带来了资金、技术,也带来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对于多哥的经济起到了促进作用。”她说道。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合作伙伴  |  客户服务  |  广告合作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指导单位:中非工业合作发展论坛组委会 主办单位:中流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中非合作网    未经许可 不得复制    京ICP备 1905431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0084